好好艾 | 湿寒百病生,拯救体内湿气!
时间:2016年03月04日    浏览次数:1853  

 

现在的人,吃肉吃得太多,吃的食物里有污染,运动量少,身体阴盛阳虚,湿邪内郁,所以大便无法正常。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?中医里讲,脾虚则便溏,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,现在以肉食为主了,长期这样,伤害的是脾胃。所以,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,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。


 

在致病的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这“六淫邪气”中,中医最怕湿邪。

湿是最容易渗透的,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,一旦湿气积压在体内过重就会引发各种疾病。

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 

 

● 头部沉重、四肢乏力、昏昏沉沉、失眠、记忆力下降、易怒、烦躁。

● 口中发黏,舌苔厚腻。

● 胸腹胀满、食欲欠佳、小便不畅。

● 下肢浮肿,朝轻暮重,大便不成形,而且黏滞,便完后感觉不爽。

● 早晨起床时特别疲劳,打不起精神,而且越躺越乏。

● 皮肤病复发,脚趾缝痒,起水疱甚至溃烂。

 

中医认为,艾灸开郁、祛湿、补阳气等作用。祛除体内的湿气,主要艾灸这几个穴位。


1.关元穴:位于脐下3寸,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。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、补肾固精等功效。


2.命门穴: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,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,为元气“住宿”的地方。



3.中脘穴: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上4寸处,相当于五指宽度。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。

4.丰隆穴:小腿外侧的中点,肌肉较鼓起的地方,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,每日艾灸可有效健脾化湿。 



5.解溪穴:脚背、踝关节活动的凹点。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,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。



 

 

 

关注我们: